賽車計劃2 圖文攻略 全賽制賽道車輛及策略解析攻略
- 來源:3DM攻略站-Annyroal36
- 作者:Annyroal
- 編輯:Annyroal

保時捷cayman杯
規(guī)則:1×練習賽、1×排位賽、1×正式賽
正式賽的起跑位置取決于各車手在排位賽的最佳排位時間。
所有比賽皆為靜態(tài)起跑。比賽中,維修通道全程開放維修、換胎及加油。
加油僅開放于練習賽
所有完成賽程者會依以下標準獲得積分(第一到最后)。
10-7-5-4-3-2
其他完成賽程者各1分
最快排位,1分。
獲得的積分也將計入各團隊的積分。

心得:保時捷cayman杯跟GT4組賽事是一樣,賽事規(guī)定玩家只能駕駛保時捷的cayman。
如果你習慣開四驅(qū)車,你就會發(fā)現(xiàn)保時捷這種后驅(qū)車在加速、彎道都表現(xiàn)得不錯,但是直道不如理想,最高速度比較低,還有的就是彎道轉(zhuǎn)向靈敏卻不穩(wěn)定。
如果平時轉(zhuǎn)彎拿捏不太準確的玩家可能在過彎時需要稍稍松松油門,別讓車輛往外飄,調(diào)整過后要稍稍踩油門,從而避免車輛鏟入圈心。
而其余的注意事項在GT4組的心得中會有介紹。

GR.A組/rennsport復興杯
規(guī)則:1×練習賽、1×排位賽、1×正式賽
正式賽的起跑位置取決于各車手在排位賽的最佳排位時間。
所有比賽皆為靜態(tài)起跑。比賽中,維修通道全程開放維修、換胎及加油。
所有完成賽程者會依以下標準獲得積分(第一到最后)。
25-18-15-12-10-8-6-4-2-1
獲得的積分也將計入各團隊的積分。

心得:GR.A組所采用的賽車屬于90年代的房車。
大部分車輛都是采取前置后驅(qū)的布局,這種賽車最高速度非常可觀,而且90年代房車雖然沒有完整的空氣動力系統(tǒng),但操控性都非常不錯,只是加速有些弱。
這里就要注意了,有些90年代房車是會加擾流板的,添加擾流板會增加操控性,可是會大大減低最高速,不過本身這種房車馬力都很大,所以削弱也無妨,因此在選擇賽車時,建議你選擇有擾流板的。
另外就是針對加速慢的問題,在起步的時候切忌起步就馬上上檔,這會導致90年代的賽車瞬間失速,你應該維持1檔直至7000轉(zhuǎn),才上2檔。而過彎的時候同樣不要隨便上檔,而是當轉(zhuǎn)速忽然急降時,你就要馬上降擋,從而提高轉(zhuǎn)速,那么就可以保持良好的加速度。

RX Lites地區(qū)杯/RX Lites洲際杯
規(guī)則:每回合含,練習賽×1、分組排位賽×4、半決賽×2、決賽×1.
場地拉力賽事中沒有進站。當存在小丑圈路徑時,你的賽車技師會對你發(fā)出金勛。
在此狀況時,你必須在各個排位及正賽期間進行一次小丑圈。小丑圈可在任何一圈進行。
在比賽結(jié)束前仍未進行的話,則會受到加時處罰。比賽中進行一次以上的小丑圈將會受到加時處罰。
分組排位賽,第一組分組排位賽的起跑順位為隨機分配。之后的起跑位置則是基于前一場比賽的比賽總時間。
在每一場分組排位賽中,前6名會依以下標準獲得積分(第一到最后):50-45-40-35-30-25經(jīng)過4場分組排位賽后會將積分加總,并決定最終排名。
錦標賽積分則會依以下方式分配(第一到最后):16-15-14-13-12-14-10-9-8-7-6-5-4-3-2-1。
半決賽,半決賽開始時,將排出第13以下的順位。他們?nèi)钥杀A舴峙涞藉\標賽積分,但不再繼續(xù)于回合中。
前十二名則會被分為兩組-奇數(shù)一組,偶數(shù)一組。在各個半決賽中,各組的前6名依以下標準獲得錦標賽積分(第一到最后),6-5-4-3-2-1各半決賽的前三名則會晉級到?jīng)Q賽,而所有的車手將會保留他們的半決賽所獲得的錦標賽積分。
決賽,剩余的6名車手將會在最終賽進行最后一次競賽,并依以下標準獲得錦標賽積分(第一到最后),8-5-4-3-2-1在單一的場地拉力賽回合中,可獲得的最高積分為30(16+6+8)。車隊錦標賽積分為各車隊中所有車手的錦標賽積分總和。

心得:RX Lites地區(qū)杯終于可以釋放你的手剎進行漂移喇!
以下教大家一些漂移的小技巧。
慣性漂移,松油門并利用慣性使車尾甩出的過彎方式,入彎前加速,入彎時松油門并同時猛切方向盤,車子開始滑行后,降檔并加油門,讓車輛一邊打滑一邊出彎,若只想小甩一下,可以不降檔。
力量漂移,利用改裝后驅(qū)車的大馬力,大扭力,使車尾甩出的過彎方式,進彎前減速并降檔,放油門并小切方向盤,進彎后大腳油門,驅(qū)動抓不住地面,而讓車尾甩出,此時用油門控制轉(zhuǎn)向程度,油門愈重,轉(zhuǎn)向角度愈多,車頭對到出彎點后,再順順地出彎。
轉(zhuǎn)移漂移,利用降檔使車身重心轉(zhuǎn)移,并讓車尾甩出的過彎方式,進彎前略微提升車速,進彎時切方向盤,然后踩剎車并同時降檔,此時車輛重心前移,車尾會突然向外甩出,松開剎車并大腳油門出彎。
四輪漂移,四驅(qū)車過彎時稍微滑行甩尾的過彎方式,入彎前加速,入彎時對準彎頂點,用力切方向盤并剎車降檔,車子略呈Straight-Drift的方式滑行進彎,過彎頂點時,大腳油門直線出彎。


- 第1頁:游戲介紹&鍵位操作
- 第3頁:菜單/界面介紹:快速比賽模式
- 第5頁:全車輛列表:奧迪、BAC
- 第7頁:全車輛列表:凱迪拉克、雪佛蘭
- 第9頁:全車輛列表:Ginetta、本田
- 第11頁:全車輛列表:LiGiER、蓮花
- 第13頁:全車輛列表:梅賽德斯、迷你
- 第15頁:全車輛列表:帕加尼、帕諾茲
- 第17頁:全車輛列表:豐田、大眾
- 第19頁:全賽道列表(2)
- 第21頁:全賽道列表(4)
- 第23頁:輔助系統(tǒng)解析(1)
- 第25頁:輔助系統(tǒng)解析(3)
- 第27頁:車輛調(diào)校設定解析:輪胎/剎車/底盤
- 第29頁:車輛調(diào)校設定解析:避震器
- 第31頁:車輛調(diào)校設定解析:差速器
- 第33頁:進站策略解析:損壞維修
- 第35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2)
- 第37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4)
- 第39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6)完
- 第2頁:菜單/界面介紹:生涯模式
- 第4頁:全車輛列表:謳歌、阿斯頓馬丁
- 第6頁:全車輛列表:賓利、寶馬
- 第8頁:全車輛列表:法拉利、福特
- 第10頁:全車輛列表:捷豹、蘭博基尼
- 第12頁:全車輛列表:馬自達、麥拿侖
- 第14頁:全車輛列表:三菱、日產(chǎn)
- 第16頁:全車輛列表:雷諾、RWD
- 第18頁:全賽道列表(1)
- 第20頁:全賽道列表(3)
- 第22頁:全賽道列表(5)
- 第24頁:輔助系統(tǒng)解析(2)
- 第26頁:車輛調(diào)校設定解析:賽車技師
- 第28頁:車輛調(diào)校設定解析:懸掛系統(tǒng)
- 第30頁:車輛調(diào)校設定解析:傳動裝置
- 第32頁:進站策略解析:汽油/輪胎設定
- 第34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1)
- 第36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3)
- 第38頁:全賽制(賽車)駕駛心得(5)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