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游戲雜談 > 新聞詳情

小島秀夫 宮本茂紛紛變臉 VR如何改變業(yè)界大佬?

時間:2017-03-13 16:35:56
  • 來源:VR日報
  • 作者:神游玉間
  • 編輯:ChunTian

1.別看那些財報了,VR軟硬件都在以可見的速度發(fā)展

HTC將注意力集中在VR領域之后,其財務狀況還是未能出現扭轉,根據它們2016年第四季度的財報來看,其業(yè)績遠低于市場預期,而這種狀況已經持續(xù)了七個季度。此外,外媒Forbes也給被寄予厚望的PSVR倒上了一盆冷水,認為這款產品銷售狀況低靡,可挖掘的潛力不多。

虛擬現實低效的盈利能力與數不盡的虧損財報,讓一些投資人迅速轉變了自己的力場。

不過,HTC仍在聯合Valve打造新的VR軟硬件,而索尼也樂呵呵的接受了91.5萬臺的銷量,并準備加大PSVR的供貨。與資本市場的盲目不同,它們將VR的發(fā)展置于一個理性的思維中,而妄想新興技術立馬利益爆棚,顯然是不太客觀的行為。

盡管VR軟硬件目前還有很多關鍵的技術節(jié)點未能解決,但經由開發(fā)者的努力,它正在以可見的速度發(fā)展。

VR硬件的癥結主要集中于兩方面,其一是產品體驗不能滿足人們過高的期望,而正由于開發(fā)者被迫去堆砌硬件的性能,又促使核心設備的價格過高。

幸運的是,摩爾定律的魔法還沒有失效。無論是Nvidia對于圖形驅動和GPU的優(yōu)化,還是農企翻身,用高效的AMD Ryzen給桌面處理器打了個50%的OFF,開發(fā)者們都在有意或無意的降低核心設備的體驗成本。

在今年的GDC上,微軟、LG冷不防的拋出了自己的PC VR,有別于批量廉價的VR盒子,它們都適配了VIVE級別的空間定位裝置,嚴格意義上屬于硬核設備。

競品的出現,有利于整體體驗的提升和價格的均衡。迫于多方面的影響,一些主流頭顯的價格正在降低,Gear VR的價格在去年年底時就下降了50~60%,而頑固的Oculus,最近也決定將產品套裝下調200美元。

相對的,內容開發(fā)者也拋棄了死心眼鉆研重度體驗的激進想法,市面上存在著《The lab》和《Job Simulator》這樣銷量不錯的輕度內容,而偏向完整的《生化危機VR》,也證明了重度內容發(fā)展的可能性。

筆者非常認同小島的一個看法,他認為小而短的主流內容形式最終將向著“章節(jié)化”的VR體驗發(fā)展,而這也是電影和游戲融合的一個契機。因此,平均每次兩到三個小時的虛擬現實體驗是有可能實現的。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翻頁
0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
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