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卷軸5:天際 表層與深層世界的基本原理
- 來源:3DM論壇-hkxkyo
- 作者:wuyan
- 編輯:ChunTian

世界是被決定的,宿命不會被改變。
這就是上古卷軸系列最深層次,以及最有趣的原理之一。
相信游戲中的諸位玩家一旦理解這個原理,就明白上古系列所謂的“自由度”背后的那種深沉感與嚴肅感了。順帶一提的是,我們的世界到底是如何的呢。目前也是不能定評的。如果我們的世界正如同以上所述,我們所做的一切無非是拙劣的數(shù)學者所做的工作罷了。上帝或諸神,以至于所有被稱為真正決定者擁有最高的數(shù)學能力和作用力,每一個人類都是跌入了宿命淵藪的“積極翻身”的可憐蟲。
寫在最后
多元宇宙和宿命論
從5代劇情和書籍看這里的多元宇宙里所謂的宿命論其實就是物理法則,玩家利用上古卷軸對黑龍造成的轉移作用是外部因素或者叫初期條件,多元宇宙的生成就是,必然的物理法則+偶然外部條件。
比如按經典物理學的假設,簡單的概率論的式子有:
對宿命論 p(宿命論,即世界毀滅)(物理法則)=100%
對外部條件(上古卷軸) p(世界毀滅|玩家拯救世界)≒p(世界毀滅|玩家拯救世界)/p(玩家拯救世界)=1
這里,根據(jù)5代主線設計(如果完成主線),p(世界毀滅|玩家拯救世界)=1,同時p(玩家拯救世界)=1。而且Bayes統(tǒng)計也可以把兩者概率等同。具體說,根據(jù)Bayes統(tǒng)計我們即使認為p(世界毀滅)?1,且p(玩家拯救世界)?1,同前理可證條件概率p(世界毀滅|玩家拯救世界)≒1。
如果用現(xiàn)實里的multiverse理論的話,更可以說所有位面或維度都具有相同的物理法則,但他們的初期條件可能不同。所以說當不具備某些初期條件時可觀測到某一個宇宙的Nirn被黑龍毀滅,這時上古系列應該就終結了。
為什么?因為考慮到歐美游戲或歐美文明特色,神諭(世界毀滅)就是所有的宇宙(不同Level)共通的“物理法則”,否則它就不是神諭(這點涉及西方宗教問題,我們不能說存在1個以上或n個上帝,所以神諭可看作必然性的事物)。
綜上,現(xiàn)在多元宇宙論一般用4種Level描述,如果考慮宗教因素以及游戲的神諭設定,說上古5里面宿命與多元宇宙可能共存應該沒問題。更進一步說,從多元宇宙論開始,基本上宇宙研究就不是物理法則而是信念法則了,5代中的信念法則也是自由變量,可以隨意設定,包括這個宿命論的假設。
另外,M理論里所有宇宙的物理法則不同,如果不把神諭或說世界的毀滅看作必然性事物,M理論是好的。17樓沒有提超弦是正確的,因為超弦的解無窮。
一些看法
首先時間方面,按照17樓的提議,單純的粒子點放在時空里是線或者叫世界線;弦論里世界延時間軸成為面;而最后M理論里面延時間軸移動成為體積。
然后,如果把任意的上層位面或者主要位面看作某事物的因,而下層位面看作其果,因果關系可以從上層位面的“地平線”看出,也就是指數(shù)函數(shù)的膨脹程度的計算。但只有上述的初期條件的假設成立時指數(shù)函數(shù)才膨脹,你所講的高層對下層的因果影響就是指數(shù)膨脹。進一步講,指數(shù)膨脹理論最終歸結到均衡理論。借用你的意見,一旦下層領域即Nirn被毀滅,如果按現(xiàn)在通行的看法來強加給游戲的話,考慮因果律上層Oblivion不會毀滅。不恰當?shù)谋确绞乾F(xiàn)實世界里人類男性的出生機率較高,但男性在生理學上抗病能力弱于女性,加上戰(zhàn)爭,過勞等其他因素,非自然死亡率高于女性,平均壽命也更短,所以就是均衡。數(shù)學上,所有四個世界從高到低都屬于一個宇宙集合,考慮均衡性,其中任意一個毀滅或被削去并不直接影響其他世界。當然用簡單式子,換下變量用Bayes同理可證。
當然如果只從游戲設定上考慮,Oblivion和Nirn其實并非一個空間或集合,沒有直接的邏輯關系,在同一個集合內的應該只有Mundus和Nirn。
再說宿命和多元世界
第一,Chaos和Random是不一樣的。Random是隨機過程,數(shù)學里用微積分方程可解,也就是可以預測概率分布。但Chaos 事實上完全無法預測,因為計算機無法實現(xiàn)無限運算,n^!次方無數(shù)值解,積分也無解,所以Chaos是完全的混沌。也因此正文里只寫隨機不寫混沌,是為了降低復雜化。
使用上古卷軸阻止黑龍是概率事件,同時根據(jù)上述可設為1。當然即使不設為1也可以算出分布。
如果把上古卷軸看作一種能量。同理上古系列中的每一個玩家的決策和硬性的劇情變數(shù)同樣看作能量的話。根據(jù)布朗克常數(shù),最簡單的式子是,
h(布朗克函數(shù))=能量的誤差e*時間的誤差t
上古5是動態(tài)發(fā)生的。所以誤差e,t不是無限大。唯一導致不確定性或隨機因素的只是“瞬時的能量增殖”。10^-23秒內一個介子爆發(fā)出比電子強300倍的能量然后徹底消失,就相當于玩家做選擇的瞬間產生的能量增殖。用上古卷軸驅走黑龍如果是5代中唯一的選擇,那么時間誤差t接近于0,而根據(jù)游戲程序的設置能量誤差e也接近0,唯一出現(xiàn)布朗克函數(shù)大于0的原因就是游戲bug了。
h無限接近0,也就是所謂的宿命論。
第二,簡單解釋多元世界可以用純粹數(shù)學方法,比如舉一個反例,Curse of dimensionality。對單位區(qū)間[0,1]采樣,以小于0.01距離為間隔配置100個點,但是同樣的采樣標準下超立方體則需要10^20的點,因而10次方的立方體是單位區(qū)間I的10^18倍。導致了一部分的效率失去了。
因而用最靠譜的遍歷理論。
遍歷理論下,上古里的諸世界及其平行宇宙里所有要素都相等,包括發(fā)生概率,也包括不確定性因素h,惟有一點即發(fā)生的時間——概率事件配置的先后順序——有所不同。因此成為多元宇宙。上古5而言,玩家選擇什么時候完成主線驅逐黑龍,以及是先完成主線還是先打支線,每個人不盡相同,所以能量增殖的時間順序都不一樣。世界中事件相同但生成時間不同,就形成多元宇宙。這里時間只是記述每一個玩家何時做選擇,做不做選擇的手段。手段只須考慮技術性。而所有上古5程序都設置了上古卷軸驅逐黑龍的選擇,可以視為必然事件,做不做這個選擇即是否完成主線,實際上就只是基于時間先后順序的不同,上古5的程序不會自我繁衍/進化,本質上是靜態(tài)的。多元宇宙的談法屬針對一般性而言,具體到游戲里,多元宇宙也好,時間旅行也好,都是靜止狀態(tài)下對“時間”的幻想。
點此進入游戲論壇專區(qū)

正式作品 | 上古卷軸:競技場 | 上古卷軸2:匕首雨 | 上古卷軸3:晨風 |
上古卷軸4:湮沒 | 上古卷軸5:天際 | 上古卷軸6 | |
DLC&特別版 | 上古卷軸3:血月 | 上古卷軸4:九騎士 | 上古卷軸5:天際重制版 |
其他類型 | 上古卷軸傳奇:戰(zhàn)爭尖塔 |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