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學科學家用電腦模型預測出兩種新磁性物質(zhì)
- 來源:engadget
- 作者:landother
- 編輯:landother
「磁性」是自然界中最詭異的屬性之一,不僅只有 5% 的無機化合物有些許的磁性,而且能影響強度等屬性的因素太多,從使用的元素到數(shù)量、排列方式,一點點的變化可能就會讓物質(zhì)從有磁性變成沒有。因此一直以來新的磁性物質(zhì)的發(fā)現(xiàn)方式基本上只能靠碰運氣的,用瞎貓碰上死耗子的方式,總會撞上那么一兩個。
不過現(xiàn)在似乎有更「科學」的方法了。杜克大學的科學家選出了 55 種元素,從中任意拿 3 種出來進行組合,再丟進電腦模型里跑,發(fā)現(xiàn)一共 236,115 種可能的組合中,有 14 種具有做為磁性物質(zhì)的潛力。不過,「腦」說無憑,總要真的做出來了才能證明他們的方式是有效的不是嗎?于是他們又花了幾年的時間,終于完成照著電腦模型配出了其中的兩種 -- 一種組合了鈷、鎂和鈦,另一種是鎂、鈀和鉑 -- 而且真的擁有電腦模型所預測出來的特性。特別是鈷鎂鈦合金能在極高溫下保持磁性,是第一個不含稀土金屬卻擁有此特性的磁性物質(zhì),在未來有許多應用的可能呢。
當然,更重要的是電腦模型的成功應用,讓尋找新的磁性物質(zhì)雖然依然是亂槍打鳥,但至少可以在電腦里先將無用的剔除掉。不知道這項技術還能為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呢?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