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單機資訊 > 新聞詳情

小學生作文里充斥著網絡用語 不利于中華文化傳承

時間:2016-05-23 10:14:57
  • 來源:未知
  • 作者:liyunfei
  • 編輯:liyunfei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神馬”、“辣么美”、“表醬紫”......不知從何時,這樣的網絡語言開始充斥到我們的生活中。

最近安徽安慶一所小學的三年級語文老師在批改作文時,發(fā)現有學生的作文里運用了不少網絡語言。業(yè)內人士認為,大量地接觸網絡用語,會讓孩子對中國的語言文化造成誤解。

安慶一所小學的語文老師發(fā)現,最近有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運用了不少網絡語言。一問孩子才知道,這樣的網絡語言都是平時孩子受家長影響,或者看電視后造成的。比如一位同學無意間看到他媽媽和朋友在QQ聊天中寫到,"你們怎么辣么利害。孩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會把這樣的網絡語言寫進了作文里,造成了寫錯別字的情況。

另外在安慶一家銀行工作的石媛媛在自己的QQ空間里發(fā)表了一條說說"夏天的趕腳,惹!"不想幾個小時之后,他就接到了老家爸爸的電話,問她怎么那么短的一句話里面出現了三個錯別字,希望女兒趕快改正過來。小石告訴爸爸,這是現在的時髦的網絡語言,并進行了一番解釋,可爸爸還是堅持讓她把這樣的網絡語言改正過來,并提醒她下次一定要好好說話,好好寫字。

自從有了網絡以后,諧音字、別字,史無前例地被廣泛的使用起來,電腦的超強糾錯功能也無法阻止錯別字的泛濫。采訪中一些中老年市民表示,現在看到孩子們在手機電腦上寫文字,有錯別字都不敢提,只要一提出來,年輕人就說你OUT了,這是網絡用語。

對于這些網絡用語,有人認為是調侃無可厚非,有人則認為這損害了漢語的嚴肅性,應該禁止。資深的語文教師左老師表示,學生在作文中,應該少量的運用這一些網絡語言,增強作文的生動性不反對,但是不能濫用,特別是用一些比較生僻的網絡用語,用詞不夠恰當、準確,老師也理解不了,就會當做錯別字、不當用語來扣分。

另外濫用網絡語言,不利于中華民族的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不能只圖趣味性,而遺忘了文字本來的魅力。

小學生作文充斥網絡用語 不利于中華文化傳承
小學生作文充斥網絡用語 不利于中華文化傳承
小學生作文充斥網絡用語 不利于中華文化傳承
小學生作文充斥網絡用語 不利于中華文化傳承

0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
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