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絕絕子”!

萬物皆虛

2021-08-29

請不要再給我發(fā)絕絕子

    沒人知道,“絕絕子”這個網絡熱詞,最初到底是怎么火起來的。

    只是突然從某一個時間點開始,這個新出世的網絡熱詞,以極其驚人的傳播速度,如病毒般席卷了整個中文互聯(lián)網。影響力之大,破壞力之強,短時間內摧毀了大量互聯(lián)網沖浪人士的語言中樞系統(tǒng),讓他們失去了正常編排一段文字的能力,以致逐漸陷入對自己是否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深深迷茫中。

    殺死“絕絕子”!

    中文互聯(lián)網上,從來不缺緊跟時代熱點的網絡新詞,從網絡空間尚處混沌時代的GG、MM開始,到如今信息大爆炸時代的YYDS、打工人。這些網絡流行詞匯,雖然大多不會火上很久,但都具有極其恐怖的傳播能力,偶爾還要爭搶那為數不多的幾個有幸登上春晚的機會。

    殺死“絕絕子”!

    但“絕絕子”卻屬于其中更為異類的一支,圍繞這個網絡流行語,群眾站成了態(tài)度鮮明且極端對立的兩派。有人愛它愛到發(fā)狂,恨不得生活中的一切都能用“絕絕子”來描述,而反對它的人同樣態(tài)度堅決,這個詞就好像是黏在他們鞋底的一塊干癟的口香糖,雖然并不影響正常行動,但你就是想一刀把它從你的生活里徹底鏟除掉。

    殺死“絕絕子”!

    那么回到最初的起點,“絕絕子”這個詞到底是怎么火起來的呢?或者說,為什么有那么多人熱衷于用“絕絕子”這樣一個網絡熱詞,來裝點自己的生活?而它又為什么最終引發(fā)了另一波網民的集體抵制?

    關于“絕絕子”的起源,中文互聯(lián)網上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它來源于某貼吧吧友在對線時,一個偶然打出的錯字,并由此成為了貼吧小圈子內的一種交流暗號。

    殺死“絕絕子”!

    也有人說,它起源于此前國內某檔知名選秀綜藝,經過選手和粉絲們的二次傳播,才得以成為互聯(lián)網新一代熱詞。

    殺死“絕絕子”!

    但無論這個詞究竟源自何處,不可否認的是,它有著極其恐怖的傳播能力,而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最先來自其作為一個詞性不明確的特殊詞匯,所具備的泛用性。

    比如,當精致的都市麗人發(fā)了一條和“集美”們享受午后時光的動態(tài)時,她就會用“絕絕子”來形容面前這份奢華的英式下午茶。

    殺死“絕絕子”!

    而當一名愛豆粉絲在觀看完自己偶像的最新演出后,也會急于發(fā)表一條動態(tài),稱呼自己的愛豆為“絕絕子”。

    殺死“絕絕子”!

    更有甚者,哪怕是生活中遇到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小事,也會將其和“絕絕子”這個網絡流行語掛上鉤,即便作者本來想表達的情緒可能是氣憤、快樂、悲傷,但這些詞仿佛就是不及一個“絕絕子”,來得更為應景。

    殺死“絕絕子”!

    簡單用一個“絕絕子”,就可以指代任何想要表達的情緒,無疑為很多絞盡腦汁編輯動態(tài)文案的青年,提供了一條最省時省力的捷徑。當喜怒哀樂都可以用一個詞表達時,人自然會下意識地去追求更偷懶的選項,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歡在動態(tài)中,加上“絕絕子”的原因之一。

    而對于很多抵觸“絕絕子”的網友來說,這也恰好是它們抗議這個流行語最有力的證據?!敖^絕子”在他們眼中之所以不能稱之為一個合格的網絡流行語,在于其幾乎完全模糊的使用場景。

    如今,你可以在任何一條微博、小紅書動態(tài)中,看到有人發(fā)“絕絕子”。而在這些語境下,它可以是人稱代詞、名詞,可以是形容詞或者語氣助詞。對于很多人來說,雖然我們都認識組成這個詞的三個漢字,但當“絕絕子”出現在這些不同語句中時,還是會讓人感到莫名的不適。

    殺死“絕絕子”!

    說到底,就是“絕絕子”這個網絡熱詞,不符合中國人傳統(tǒng)的用語習慣,甚至不符合中國人“造詞”規(guī)范,說得更直接點,就是“不像人話”。而想要解讀這些“絕絕子”在不同語境下的含義,對于不了解這個詞用法的網友來說,就是一場精神災難。

    而目前,這場席卷中文互聯(lián)網社交平臺的精神地震,卻也正在掀起一場互聯(lián)網玩梗的狂歡。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絕絕子”正在和那些同期出道的網絡熱詞,例如“YYDS”“無語子”“跺jiojio”之類,一起被打造成了一部互聯(lián)網流行詞“圣經”,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固定句式,我就隨便貼一片“優(yōu)秀范文”,給大家鑒賞一下——

    殺死“絕絕子”!

    平心而論,這樣一篇精神內核是小學生游記的優(yōu)秀范文,算是把互聯(lián)網造詞規(guī)范和抖音爆款歌曲,給徹底玩明白了。通篇的網絡流行語和抖音神曲節(jié)選,雖然每個字我們都認識,可一旦連貫讀起來,卻發(fā)現沒有一句話能弄明白意思。

    當然,這篇“范文”是帶有明顯惡搞成分的,但不可否認,如今我們在各大社交平臺上見到的動態(tài)分享,很多確實存在這樣內容空洞,全篇廢話,文字表達水平回歸幼兒園的傾向。而這自然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借著“絕絕子”走紅的勢頭,更多人加入了這場“網絡熱詞造句”狂歡中。

    殺死“絕絕子”!

    比如,有人試圖將原句中的性別進行調換,來了一個猛男嚶嚶嚶版“絕絕子圣經”,將原版中的奶茶、甜品,換成了男孩子們夢寐以求的顯卡、CPU,你暴風吸入奶茶,我暴風吸入顯卡,我們都有美好光明的未來。

    殺死“絕絕子”!

    不僅如此,只要你腦洞夠大,這篇范文的句式可以帶入任何職業(yè)任何人群,構成一篇華麗而充滿廢話的每日小結,滿足人類卑微的分享欲。

    殺死“絕絕子”!

    現在,就連我打開Steam想要玩?zhèn)€游戲,都有可能遭受“絕絕子”優(yōu)秀范文的無差別精神打擊。

    殺死“絕絕子”!

    而作為一篇優(yōu)秀的范文,自然也少不了文學帶師對其的解構,小學游記配上小學閱讀理解的解題模式,確實讓人有種夢回童年的感覺。當然,如果我的童年要是面對這樣一篇優(yōu)秀范文,我大概會選擇當場退學。

    殺死“絕絕子”!

    也有人根據這些造句模板,利用側寫技術,還原了作者的生活面貌,從結果來看,不能說毫無聯(lián)系,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殺死“絕絕子”!

    最有意思的是,有網友根據“絕絕子范文”,別出心裁地寫了一個自動生成“絕絕子”文案的小程序,只要用戶輸入不同的動名詞組合,就能直接生成一篇優(yōu)秀的“絕絕子”范文。我隨便試了幾個,發(fā)現效果確實不錯,反正一樣都是離譜的句子,和那些真人編寫的文案放在一起,似乎也并不違和。

    殺死“絕絕子”!

    當然,在這些段子式的小作文的評論區(qū),不少網友也對如今互聯(lián)網“絕絕子”泛濫的情況,表現出擔憂。畢竟,如果大家都不會好好說話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本,自然也就增加了。而更深層次的擔憂,則在于這類新“廢”詞的誕生,是否會對中國傳統(tǒng)語言文化的發(fā)展,造成一些消極影響。

    殺死“絕絕子”!

    這種擔憂,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絕絕子”的泛濫,與當代多數網民語言組織能力薄弱,詞匯量匱乏,以及需要通過網絡熱詞這類極端形式來表達自我情緒、尋找相同社交圈層的訴求,有著緊密聯(lián)系。

    這其中前者比較好理解,簡單來說就是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所以讓“絕絕子”這類通俗易懂,泛用性極強的網絡熱詞,有了充分展現自我價值的機會。畢竟,截至目前,我國網民中仍有近百分之九十的人,沒能達到本科學歷,這些占據絕對多數的群體,自然更加容易接受“絕絕子”這類低學習門檻的網絡流行語。

    殺死“絕絕子”!

    當然有很多人會說,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那些老祖宗留下的傳世經典、優(yōu)美的詞匯語句,已經傳承了上千年,不可能被那些只能火上一兩個月的網絡熱詞所代替。但與此同時,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隨著網絡時代的高速發(fā)展,信息大爆炸帶來的高密度的信息更迭,導致如今的網民提筆忘字、寫文章無從下筆的窘況,并不少見。“絕絕子”這樣的網絡熱詞,也正是因此才有了足夠多的受眾。有了它,你可以不在動態(tài)文案中加入華麗的辭藻,優(yōu)美的修辭,一切情緒、觀點都可以用一個“絕絕子”輕松取代。

    你從小翻到大的《新華詞典》里記載了52萬個詞語,但你如今拿起手機卻只會打出一個網絡熱詞“絕絕子”。

    殺死“絕絕子”!

    而往更深了說,“絕絕子”的出現,也一定程度上承載了如今浮躁的網絡環(huán)境中,人們對于虛擬社交的強烈渴望,以及小圈子的圈地自萌情結。

    “絕絕子”這個詞,最早在飯圈中廣泛傳播,追星一族們將自己的偶像稱呼為“絕絕子”“XX子”,同時也借這個詞,來劃分不同陣營,就好像遠古時代的類人猿,總要通過圖騰區(qū)分部族一樣,某個圈層內的群體,也需要一個符號來辨別來者是敵是友。于是飯圈有了“絕絕子”,電競圈有了“YYDS”。它們是不同圈層中用于區(qū)分敵我的暗號,當這兩個網絡熱詞相繼破圈后,他們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個更廣泛群體的代名詞。于是,你可以看到女性網民會更頻繁地使用“絕絕子”,而男性網民大多會把“YYDS”常年掛在嘴邊,這是個有趣的現象,

    殺死“絕絕子”!

    而在當代互聯(lián)網社交環(huán)境中,這些新詞同樣也起到了維系甚至強化人際關系的作用,這是一種網絡社交形式的變遷。

    在互聯(lián)網沒有走進千家萬戶之前,人們見面交談最多的是“吃了嗎?”“在干嘛?”而當網絡興起后,通過文字實現的社交聊天,因為缺乏直接的情感共鳴,而顯得浮于表面。這時候,你再問那些老問題,就顯得敷衍而缺乏誠意。

    殺死“絕絕子”!

    此時,除了直接發(fā)送語音消息外,最直接有效的溝通方式,就是通過表情包來傳達情感。于是,從某一個時刻開始,表情包主宰了人們的聊天,大家互相手機表情包,斗圖斗到天昏地暗并樂在其中。因為那些搞笑表情包,更能準確傳達屏幕兩邊用戶的真實情感,一些不方便直接用文字、語音表達的感情和情緒,通過表情包就可以輕松解決,高效而便捷。

    殺死“絕絕子”!

    網絡流行語在社交中的作用,同樣如此。沒有人真的會在意這些網絡用語是否合乎語法規(guī)范,人們只需要通過這些網絡流行語,更加激烈地釋放自己的情緒,它們也就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當“哈哈”不足以被用于表現極度開心的情緒時,人們開始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當“絕了”不足以表現此時此刻的激動之情時,就有了疊詞進化后的“絕絕子”。它們能幫助你,快速從人群中篩選出可能擁有共同語言的個體,從而快速構筑起新的社交圈子,順道還能證明你是個走在互聯(lián)網時代前沿的弄潮兒。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普通的網絡流行語,顯然就承載了更多的意義。

    殺死“絕絕子”!

    所以,“絕絕子”這個網絡新詞,到底該不該死呢?雙方依舊各執(zhí)己見,喜歡它的,認為它簡化了人與人溝通的流程,一個詞語可以同時表達多種含義,堪稱人類21世紀最偉大的新詞,同時它還可以幫助你盡情宣泄自己的情緒,更激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最重要的是,它好記、方便、隨處可用。

    而反對它的人則認為,中國有千年的造字文化,但卻從有必要存在這樣一個意義不明的異類,它玷污了中國的語言文化,讓無數青年在不知不覺中,被降智成了只會寫小學生游記的“文盲”,陷入做作虛偽的互聯(lián)網烏托邦中,喪失了最基礎的語言溝通能力。

    但無論如何,歷史的發(fā)展證明,“絕絕子”終究是會死去的,一切只是時間問題。它的生命周期,撐死也不會超過兩屆春晚的間隔。

    所以,請不要再給我發(fā)“絕絕子”了,讓它安詳地走吧。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收藏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分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